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

黃德斌 樂與怒

黃德斌 樂與怒


黃德斌 樂與怒

《天與地》爆紅,由原本塵封兩年的倉底貨,變成口碑載道的神級之作,吐氣揚眉,確是值得高興的樂事。不過對於黃德斌(係Kenny,唔係Ronnie)而言,開心之餘,卻同時有感該劇內容被斷章取義、刻意放大及利用,因而感到痛心、遺憾,甚至憤怒,「估不到後來會變成政治工具,實在意想不到。」

文:Coco 圖:黃文山

鳴謝場地提供:海景嘉福酒店Tiffany’s紐約吧

《天與地》有幾熱,人盡皆知,就算播畢已個多星期,至今仍有不少人在談論及分析,一套本地劇集能夠變成社會熱話,的確罕見。但不能否認的是,若非劇中內容及對白,似是諷刺社會現狀,影射極權統治,再加上傳媒大篇幅報道推波助瀾,該劇應不會如此矚目。對此,Kenny卻顯得不是味兒,「我收到劇本時,完全不覺得內容涉及政治色彩,我亦相信,若非傳媒刻意放大,不會有這麼多人去探討劇中的所謂政治意味。因為有某些人挑起了某種意念,然後朝著這種意念的方向,留意著每個角色所講的每句對白,斷章取義,變成所謂的金句,希望利用這套劇作為工具,達到某種目的。其實我對此感到心痛和遺憾,身為演員,責任是演好戲給觀眾欣賞,但有人似乎刻意煽動觀眾,將焦點轉移到尋找劇中的所謂政治色彩和金句,脫離了觀眾欣賞劇集的原意——娛樂,某程度上是侮辱了演員。」

「我亦不覺得因為傳媒多番作出涉及政治的報道,而令《天》劇更受歡迎,畢竟開播初期,外界反應已經不俗。如果傳媒是支持《天》劇,何不以純欣賞劇情或演員的角度出發?其實大家早已預計到,一連串的報道後,最終只會引伸到『製作人及演員被封殺』之類不利傳聞,若傳媒還口口聲聲說幫助《天》劇推高收視,可真的要多謝了!要幫我們,可以用另一種方法,不一定要這樣的。」實情是,Kenny沒有被封殺,在本港和內地的工作安排亦未受影響,「完全無問題,除夕夜我在內地工作。」

金句?是對白呀!

在《天》劇中被形容為金句的對白不計其數,「This city is dying」、「銀包是用來裝銀紙,不是用來裝羞恥」,以至結局中葉梓恩的「和諧論」,均令觀眾有所聯想,Kenny卻不表認同,「金句?是對白呀!是因應角色和劇情需要所設計的對白呀!請不要抹煞編劇的努力,將自己的意圖加諸到其他人身上。雖然,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投射,但請勿渲染。」

到《天》劇播映的後期,Kenny及其他演員都少了開腔發言,有傳因被「河蟹」了,他澄清:「以《天》劇後期的聲勢,我們絕對有條件大鑼大鼓攞彩,但我們知道要保持清醒,既然宣傳工作已經做足,是時候準備即將來臨的新工作,所以我們才少說話,絕非被『河蟹』。」

贏口碑,輸收視

除了政治色彩之外,傳媒對《天》劇的報道,都集中在「贏口碑,輸收視」上,這6個字照字面解顯淺易明,實際上卻頗令人摸不著頭腦,既然廣為談論,為何收視率不濟,難道「圍埋吹水」的普羅大眾,通通都沒有收看過《天》劇?「首先,我不會用『贏』和『輸』去衡量,如果有『贏口碑,輸收視』,那『贏收視,輸口碑』又如何?若一套劇集被批評劇情白癡,演員差勁,卻錄得40點高收視,無論對製作人抑或觀眾,都是一件很肉酸的事。坦白說,我為《天》劇獲得好評非常高興,萬一只取得高收視,反而不感喜悅,數字對演員來說其實沒甚意義,給我一個值得開香檳的數字,但劇集被觀眾唾罵的話,我也不願意開香檳。」看來,計算收視率的機制是時候要重新調校,畢竟觀眾已不再只局限於透過電視機收看劇集,用電腦煲劇的人,分分鐘更加多。

後記:一個時代的印證

無論成績如何,在觀眾(可能師奶除外)心目中,《天》劇的影響力,於香港電視史上肯定已留下重要一頁,甚至可跟《大時代》睇齊,正如Kenny所講:「就算相隔幾多年後再翻看,這套劇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證。」



搜尋此網誌